本文作者:著名作家、民俗专家、文史学者林秋明(福清人)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到福清抗倭,战绩显赫。
当时,化南里人(今福清人)郭万程的儿子郭遇卿、郭造卿两兄弟,因抗倭之事与戚继光结下深厚情谊。戚继光平倭后北调蓟门,两兄弟人均应邀随行,为戚继光所倚重。特别是郭造卿为戚继光修纂的《燕史》,是一部具有很高史 料价值的地方通志,备受后人关注。
● 郭遇卿,字建安,生卒不详。他少年时喜欢研究兵器,攻读《孙子兵法》。清乾隆《福州府志》记 载:“(郭遇卿)为诸生时,即以韬略自负。”嘉靖四十年(1561年)四月,倭寇进犯高山镇,郭遇卿 组织义兵奋勇抵抗,并亲手杀死倭寇头目。戚继光得知郭遇卿的抗倭事迹,专程前去看望。
此后,郭遇卿多次与戚继光探讨抗倭计策。郭遇卿杀死倭寇头目之事,《福州府志》作了记载:“嘉靖末,倭掠福唐,(郭遇卿)鸠义兵御寇,手歼渠魁。”后来,戚继光奉命北调镇守蓟门,郭遇卿应邀同行,很受戚 继光倚重。戚继光在郭遇卿鼎力帮助下,“浚堑甃衢,肃伍清讼”,政绩卓著,使百姓安居乐业。
万历十一年(1583年),因朝廷反对派的排挤,戚继光被调到广东。蓟门军民怀念戚继光,罢市而哭。为寄托缅怀之情,蓟门父老纷纷到景忠山上为戚继光建立生祠、刻石立像。郭造卿也撰写了《总理成公景忠山去思碑》碑文,追忆了戚继光在闽、浙抗倭以及后来戍边的丰功伟绩。后来,郭遇卿升任遵化守备,旋又擢升都指挥使。后因母老请求退归。临走时,士卒攀辕相送了数百里。郭遇卿以实战经验总 结出《车战六议》和《蓟昌图说》,由朝廷颁行。其著作尚有《龙洞集》5卷。
图 戚继光开辟的“戚井” ● 郭造卿(1532~1593年),字建初,号海岳。明万历丁丑(1577年)贡元。郭遇卿的弟弟。他少年 就很有名气,曾游学于吴越。胡宗宪、李襄敏、叶梦熊都很器重他。戚继光入融抗倭时,每有大事都找郭造卿切磋。明隆庆元年(1567年),戚继光北调镇守蓟门,邀郭造卿同行。郭造卿因为好友徐中行病重,不忍 远行,直至徐中行逝世后,料理好丧事才应邀北上。郭造卿到蓟门后,戚继光特地建造馆舍给他居住,请他编撰《燕史》。不久,戚继光调往南方,郭造卿被要求留下续史,直至书成。当时,维扬(今江苏 扬州)顾养谦接任镇守苏州,郭造卿为他筹划海漕,拯救当地十余万居民免受饥荒。晚年归乡时,边塞百姓依依不舍,欲留不放。郭造卿晚年退隐居家,优游于灵岩、石竹、灵源之间,以诗酒相伴。
以上诸事,清乾隆《福清县志》作了记载:“……戚都护继光在闽有平倭功,枉车骑于造乡,甚委心焉……戚继光镇蓟门,交辟造卿为客,造卿曰:‘徐公于我厚,厚在吾亲,盖俎豆我父,旌表我母, 我不可往。’……徐不久卒,造卿为治丧立后……束装见戚于蓟门。戚为造卿督筑馆汉庄,请草《燕史》未竟,戚去。造卿曰:‘吾不可废成劳,令后世无复知有戚将军。’遂留竣事。”
郭造卿一生著述颇丰,据其子郭应宠《先考海岳府君行状》、叶向高《海岳郭先生墓志铭》等记载 ,他著有《燕史》、《永平志》、《卢龙塞略》、《玉融古史》(10卷)诸书及诗文百余万言。
《燕史》是郭造卿为戚继光纂写的一部反映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地方通志,也是记载中国古代自汉至唐燕地史事的大型史书。自脱稿起,该书的卷数就众说纷纭,加之《四库全书总目》未曾著录,公私目 录亦多不载,其价值就受到当时及后世的瞩目。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朱彝尊(清代著名学者,曾参加编写《明史》)都以未睹其书为憾。
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记载,《燕史》原书120卷,仅存抄本十记34卷,为海内外孤本,书分:燕 政记、燕统记、燕雄记、燕镇记、燕督记、燕系记、燕裔记。记载史事详明周备,并附有郭造卿的叙记。几年前,《燕史》原抄本得以影印出版,填补了中国古代史、北京地方史史料研究、整理的空白。
链接>>>>:戚继光生平简介 ● 戚继光(嘉靖七年1528年~万历十五年1588年),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原籍河南卫辉。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朝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
初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调往浙江,招募新军进行训练,创立攻防兼宜的鸳鸯阵,1562年戚继光受命入闽剿倭,先后荡平宁德城外的横屿、福建福清牛田等三大倭巢,在浙江、福建取得台州、横屿,平海卫、仙游等战役的胜利,基本荡除东南沿海倭患,为扫除东南倭患作出很大贡献。
隆庆二年(1568年)调往蓟州,加高加厚长城,修建空心敌台,创立步、骑、车、辎重诸营,边境得以安宁。
万历十一年(1583年)调往广东,后罢归登州,不久病卒。戚继光以捍卫边疆为己任,屡克强敌,战功卓著,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等书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