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高:字子羽。生卒不详。福清城关西溪村人。宋祥符八年(1015年)乙卯科蔡齐榜进士。曾任钦州推官,因父母年事已高,没有到任。二十年后,出任建平县知县,迁秘书郎、屯田员外郎。去世时69岁,追赠太师,并追封吴国公。著有《林子羽书》。林高有一子叫林概。
●林概:字端甫,号仲平。生卒不详。宋景祐元年(1034年)甲戊科张唐卿榜进士。“举礼部第一”,以秘书省校书郎知长兴县,后任连州知州、太常寺博士、集贤校理。卒于任上,葬于姑苏宝华山。著有《史论》(约百篇)、《辨国语》。
林概生四子:林希、林旦、林邵、林颜,皆中进士,轰动一时。清乾隆《福清县志》说:“林希、林旦、林邵、林颜……二科同榜,兄弟四人并列显宦,亦融邑之世家也。”
●林希:字子中。生卒不详。宋嘉祐二年(1057年)丁酉科章衡榜进士。曾任宝文阁直学士、成都知府、资政殿学士、同知枢密院事等职。著有《两朝宝训》、《林氏野史》、《林子中奏议集》等书。《宋史》记载:“林希……举进士,调泾县主簿,为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神宗朝,同知太常礼院。皇后父丧,太常议服浅素,希奏:‘礼,后为父降服期。今服浅素,不经。’及遣使高丽,希闻命,惧形于色,辞行。神宗怒,责监杭州楼店务。岁余,通判秀州,复知太常礼院,迁著作佐郎、礼部郎中。元丰六年,诏修《两朝宝训》,上之。元祐初,历秘书少监、起居舍人、起居郎,进中书舍人。言者疏其行谊浮伪,士论羞薄,不足以玷从列。以集贤殿修撰知苏州,更宣、湖、润、杭、亳五州,加天章阁待制……”
《宋史》记载,1094年春,宋哲宗亲政,改元祐九年为绍圣元年,任命章惇为相。章惇上台后,有人向他推荐林希。由于当时“翰林缺学士”,“章惇三荐林希,帝以命勰,仍兼侍读”。但林希“久不得志,将甘心焉,遂留行。”不久后,林希担任中书舍人,“修《神宗实录》兼侍读”,主管吏、户、礼、兵、刑、工六房的各项文书,并为皇帝起草诏令。
林希和著名文学家曾巩过从甚密。曾巩去世后,林希为他撰写了墓志铭。林希和苏轼、苏辙两兄弟交情很深。他曾给苏辙写过一联:“父子以文章冠世,迈渊、云、司马之才;兄弟以方正决科,冠晁、董、公孙之对”(见《宋人异事汇编》),可见他对“三苏”父子极为推崇。但令人不解的是,贬斥苏轼、苏辙等人的诏令,竟是林希起草的。就连贬斥司马光、刘挚等人的诏令,也是他起草的。
据记载,稀世珍宝--米芾的《蜀素帖》(亦称《拟古诗帖》)墨迹绢本,曾在时任湖州(今浙江吴兴)郡守的林希手中收藏了20多年,一直到北宋元祐三年8月。有一次,米芾应林希之邀,游览太湖近郊的苕溪,林希取出珍藏的蜀素卷,请米芾题书,米芾一口气在蜀素卷写了自作的八首诗。款署“元祐戊辰,九月二十三日,溪堂米芾记”。
林希在苏州任上,政绩颇多。苏堤即苏公堤,为苏东坡于元祐四年(1089)任杭州知府时所修建。1091年,林希继任杭州知府,题“苏公堤”三字,苏堤由此得名。
●林旦:初名雄,字子明,一字次中。生卒不详。宋嘉祐二年(1057年)丁酉科章衡榜进士。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任象山县知县。神宗熙宁中,提举淮南常平。擢监察御史里行。几年后,任淮南判官。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拜殿中侍御史后,出任淮南转运副使,终河东转运使。赠封谏议大夫。
据清乾隆《福清县志》记载:“熙宁中,(林旦)由著作佐郎历监御史里行,居台五月,以论李定事罢。后复拜殿中侍御史。甫莅职,即疏论章惇、蔡确之党,又言吕惠卿、邓绾又在小郡,乞投散地以谢天下。又弹王中正、石得一、翟勍之徒,诏并降支郡营校。又论崔台符、贾种民舞文深酷之罪,皆逐之。出为淮南转运副使,历右司郎中秘书少监、太仆卿,终河东转运使。子肤坐元符上书陷党籍。”
上文诸事,在《宋史》卷343《林希传》亦有记载:“(林)旦,第进士,熙宁中,由著作佐郎主管淮南常平,擢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居台五月,以论李定事罢守故官。久之,干当奏院;陈绎领门下封驳,又摭其前论罢之。累年,乃签书淮南判官。入为太常博士,工部、考功员外郎……出为淮南转运副使,历右司郎中、秘书少监、太仆卿,终河东转运使。子肤,坐元符上书,陷于党籍。”
●林邵:字才中。生卒不详。宋嘉祐四年(1059年)已亥科刘辉榜进士。英宗治平间知南新县。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提点河西路刑狱,知光州。绍圣四年(1097年),为淮南转运副使。元符间官吏部郎中。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知颍昌府。终宝文阁直学士。谥“正肃”。
●林颜:字仲和。生卒不详。宋嘉祐四年(1059年)已亥科刘辉榜进士。据史书记载,“(林颜)(于)英宗治平间知许州临川县(北宋无“许州”,疑误为“抚州”)。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提举广南东路常平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提点广南东路刑狱,降知永州,徙泉州、濠州。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知邓州。崇宁元年(1102年),知湖州。三年,移知庐州。终中奉大夫、直秘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