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秀山1957年8月任福清县委第二书记,一年后任书记,直至文革动乱。提及温书记,他联系群众,吃苦耐劳,有作为、敢担当的政治本色,让那一辈福清人都翘起大拇指。参加上级重要会议回来,他总是一头扎进基层,把精神直接向党员、群众传达,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直到对如何贯彻落实胸有成竹,才返回县委开会。温书记在会上作报告,既不照本宣科读文件,也不生搬硬套外地经验,而是理论联系实际,既有上级精神,又有群众观点,主题鲜明,内容充实。把他的讲话记录下来,就是一篇好文章。
当年的老干部回忆,温秀山一年至少半数在基层调研。他自己顶着铺盖来汽车站乘班车到基层公社,再扛着行李步行至大队(村),在大队部用硬木板搭一张行军床就安身了。白天和社员一起下地干农活,休憩时田间地头碰头座谈。伙食更是简单,在公社吃食堂,蹲点驻村吃派饭。当时农村生活艰苦,温秀山跟农民一起,捧一碗地瓜稀饭,蹲在打谷场边上,一边喝粥,一边拉家常,要不是口音不同,还以为邻家大叔大伯哩!
1958年刮“共产风”,搞“公社化”,温秀山内心是有抵触的。他到音西油塘村蹲点调研,听到反映说,将农户的耕牛收归集体“公有公养”,社员轮流养牛评工分,牛养瘦了,甚至死亡,母牛也不下崽。温书记痛感问题严重,立即邀请老农民商量对策,汲取群众智慧。然后马不停蹄地回县委统一思想,说“我愿负全部责任”。接着召开电话会议,决定在全县实行耕牛“公有私养”,把生产队所有的耕牛都交给会养牛的农户饲养,母牛下了崽,集体个人各占一半。好政策立竿见影,全县耕牛数量很快止跌转增。
温秀山是南下干部,来自河北老根据地,后来担任福建省委常委、省农办主任,省第六、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务。
再来念叨一位福清籍的归侨干部。1953年,印尼华侨高至荣返回家乡参加新中国建设,组织安排他担任福清县副县长,兼任县侨联主席,分管侨务和文教卫生,大家都尊称“华侨县长”。可是高至荣担心乡亲们只把他当“华侨”。他说,我这个副县长是“为人民服务的国家干部”,不是要你们盛情接待的“大华侨”。有一回他下乡到老家高山镇的一所学校,校长又敬茶又敬烟,还要酒席宴请。开席时“华侨县长”不辞而别了。事后他说,把我当外人看是我最不乐意的事情。
当年,高至荣的薪水全县最高,但是任职十几年却分文不取,留作慈善基金,资助难贫侨。海外一家华侨横遭祸殃,他资助两个归国的孤儿生活直至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1960年,一位海外侨贤、也是高先生的挚友回国探亲,专程到高家府上拜访。看到这位曾经的大富商生活简朴,新媳妇衣着素净,当场脱下自己的手表给她戴上。碍于情面,高至荣回赠了伴手礼。第二天,就将手表送到政府礼品登记处。
这样的人当领导干部,福清有福了。用一句古诗来褒扬:“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