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陈金来出生在福清县(今福清市)东阁斗门头村的一户贫苦农家,上有三兄三姐,下有一妹,全家十口人,靠父兄租种地主的田地和打长工维持生计。全家人一年到头风里来雨里去辛勤劳作,仍然缺衣少食,负债累累。苦难的生活迫使陈金来刚满11岁时就跟随本乡泥水匠当学徒,走上艰辛的谋生之路。
1916年,地主陈观森勾结官府,以赖债不还、拒缴欠租为名,把陈金来的父亲关进监牢。陈金来的堂兄激于义愤,说了几句公道话,也遭关禁。陈金来愤恨难消,悄悄跑到陈观森的稻田里放了一把火,烧毁了他一亩左右即将收割的晚稻。心头的仇恨虽然暂时得到发泄,却因此闯下了大祸——兄长被迫到地主家打长工赔偿损失,自己为躲避报复流落他乡,有家难归。
第二年秋天,在一位好心华侨的帮助下,陈金来背井离乡来到印度尼西亚的泗水,开始了陌生的异国生活。他先进入一家皮革厂当学徒,出师后,便自己开设皮鞋店谋生。
1926年11月,不堪忍受荷兰殖民者统治的印尼人民揭竿而起,举行武装起义。陈金来不但慷慨捐款支持起义者,还带动一批志同道合的华侨青年直接参加起义队伍,与印尼人民并肩作战。
1927年武装起义失败,荷兰殖民者四处捕杀参加起义的华侨。荷兰殖民政府得知陈金来曾捐资帮助印尼人民后,将其驱逐出境。1928年,陈金来回到阔别十多年的故乡福清。
以鞋店为掩护坚持地下革命斗争
1931年,国民党福建省防军林靖部到福清后,敲诈勒索,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福清人民惨遭荼毒,龙田、高山两地民众受害尤为惨烈。林靖部在福清的暴行,激起在南宵村开设皮鞋店的陈金来的满腔怒火,他萌生了聚众抗暴的念头。于是,他与在龙高地区秘密活动的中共党员、进步学生及融美中学的进步教师等取得联系,经常深入各村串联,做了大量武装反暴的宣传发动工作。
1932年12月26日,龙高人民武装反暴的号角吹响。陈金来与群众一道,愤怒地冲进龙田,把死守文昌阁的顽敌团团围住后,发起进攻。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起义群众终于攻下文昌阁,歼敌四五百人,缴获大量枪支弹药。在这场抗暴斗争中,陈金来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结识了一批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从而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懂得了不少无产阶级革命道理。
1932年夏,中共福清特支成立,革命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这时,陈金来在海口街开设整雅皮鞋店。中共福清特支书记何文成每到海口,总到鞋店与他会面、谈心。在何文成的启发帮助下,陈金来的思想有了新的进步。1933年,陈金来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后,他就担任中共福清特支委员兼海口党支部书记,并以鞋店老板的身份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整雅皮鞋店成了革命的宣传站、地下党组织的联络点。
陈金来虽然只读过一年私塾,但他勤于自学、思想敏锐、接受力强,说话富有说服力,许多青年在他的启迪引导下,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4年,中共福州中心市委被破坏后,福州及邻近地区的革命转入低潮。中共福清县委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继续领导开展春荒斗争。6月下旬,中共福清县委在南西亭一带组织100多名群众举行暴动。陈金来与何文成、余长钺、陈炳奎、何胥陶等县委同志也编入暴动队伍,与群众并肩战斗。暴动持续三天,在观元、塔石、山兜等村抓斗土豪地主,收缴短枪20多支,并打开粮仓,把财绅们囤积的100多担粮食分给贫苦农民。第四天,县保安队赶来“围剿”,暴动群众便分散回乡,中共福清县委领导同志隐蔽转移。陈金来也回到海口,继续以鞋店为掩护,坚持地下革命斗争。
干革命要舍小家为大家
同年8月,中共福清中心县委成立,陈金来任中共福清中心县委委员,分管领导福清县的工作。他还是坚守整雅皮鞋店这块阵地,白天以做鞋为掩护,在店里接待、联络;夜里深入各村发动群众,建立农会,组织武装。经过他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1934年,福清游击队在福清南区成立,福清革命进入武装斗争时期。
1935年5月,中共闽中特委成立后,中共福清县委建制随即恢复,陈金来任县委副书记。同时,福清游击队与从连罗苏区转移过来的“西南团”合并,成立工农红军闽中游击支队,共有三四十人。由于游击根据地尚未建立,工农红军闽中游击支队的给养成了问题,陈金来一面四处奔走,募集经费,一面加紧做鞋出售,把挣来的钱全部上交组织,为帮助工农红军闽中游击支队解决经费问题作出重要贡献。工农红军闽中游击支队的驳壳枪没有枪套,容易生锈,陈金来把店里储存的好皮料搬出来,无偿地为他们赶制枪套。
时间一长,国民党地方当局终于掌握到陈金来从事革命活动的情况,于1935年冬下令缉捕他。消息传来,同志们劝他立刻转移到罗汉里去。可他却镇定自若,坚持一切工作都安排交代清楚后才肯离去。为了坚持海口地区的革命工作,他让妻子留下,继续经营整雅皮鞋店。临别时,他对妻子说:“干革命就要舍小家为大家,不怕苦不怕死,只有这样,穷苦的工农兄弟姐妹才有翻身的日子。”他的话给了妻子很大的鼓舞。
参加琅尾港战役击毙日军守备司令
1937年,中共闽中特委主要领导人及中共福清县委书记等同志被捕牺牲。陈金来奉命接任中共福清县委书记,领导福清人民继续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1938年8月,中共福建省委决定恢复成立中共福清中心县委,陈金来被任命为中共福清中心县委书记,领导福清、长乐、平潭三县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翌年7月,陈金来代表中共闽中特委出席中共福建省委召开的党员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共福建省委委员。会后,中共福建省委安排他到省委第一期培训班学习。结业后,他回到闽中,发展了一批地下武装人员,进行武装抗日的准备工作。
1939年,国民党颁布《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后,在国统区开展武装活动更加困难。为了保存党领导的武装力量,陈金来、陈亨源根据中共中央“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带几十名武装人员潜入福清高山东陈半岛的海匪陈良超大队隐蔽。
1941年4月,日军侵占福州,福清、长乐、平潭等县也相继沦陷。中共福清中心县委决定把隐蔽在海上的人员等全部撤回,建立抗日游击武装力量。于是,陈金来在福清涤头、玉岭一带建立了一支队伍,与流亡福清的国民党平潭县长罗仲若达成合作抗日协议,番号定为福平沿海抗日游击队第八中队,陈金来任中队长。第八中队有450人,纪律严明,装备较好,战斗力强。在福清玉岭、桂巷等地多次袭击下乡扰民的日军,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
在这之后,陈金来率队进驻长乐下汀,与陈亨源领导的游击队会师。随后,陈金来和陈亨源的游击队并入共产党员刘润世领导的长乐国民兵团,成立长乐抗日游击总队。
同年8月4日,马营地区日军守备司令中岛宫川中佐带100多名日军分乘两艘汽艇,耀武扬威地往长乐玉田、蕉岭视察工事。陈金来和战友们反复讨论,制定了作战方案——在敌人返航经过琅尾港时,予以截击。战斗方案确定后,陈金来参与从300多名游击队员中精选48名组成敢死队。
当日傍晚,队伍悄悄进入伏击地点琅尾港。港湾岸边是一片茂密的橘林,队伍就隐蔽在橘树下的土堆边。按预定方案,机关枪布置在中间,步枪散开分布于左右两翼,约定机关枪未响步枪不能开火。战士们全神贯注地凝视江面,生怕一眨眼敌人就会溜掉。
“突突突……”远处隐隐传来发动机声音,敌人的汽艇已向琅尾港方向开来,轰鸣声由远而近。不一会儿,满载日军的汽艇转一个弯,出现在敢死队面前,距离岸上阵地仅两丈余。敌艇渐渐进入伏击圈。“嗒嗒,嗒嗒嗒……”随着机关枪的怒吼,步枪、手榴弹同时飞向敌艇。汽艇上的日军遭到突袭惊慌失措,赶紧往水里跳。然而此时的江水很浅,而江底淤泥又深可没膝,脚穿军靴的敌兵一个个插在淤泥中不能动弹,成了活靶子。敌人第二艘汽艇赶来后,敢死队的队员们果断撤退。此役,敢死队击毁日军汽艇一艘,击毙以中岛宫川为首的日军官兵42人,沉重地打击了入侵福建的日军,极大地鼓舞了全省人民的抗日斗志。游击队受到中共中央华中局的表扬和中共福建省委的嘉奖,陈金来也荣获金质奖章。
孙子拟出书
缅怀爷爷的革命精神
同年9月,陈金来不幸蒙冤,被秘密杀害,年仅40岁。
1962年10月,福清县人民委员会追认陈金来为革命烈士。
采访当日,陈上旭告诉记者,他正在整理爷爷遗留的诗词、来往信件,以及各类关于爷爷的历史资料等,准备出版一本《陈金来烈士传记》,缅怀爷爷大公无私的革命精神,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
(参考资料:《福建英烈传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