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铣(1057—1112),原字简言,后改应伯(一说人伯),福清化北里(今三山镇)人。北宋着名音乐家、音乐理论家,“大晟乐”的奠基人。《宋史》收有刘铣的小传。
熙宁九年(1076年),刘铣考中徐铎榜进士,时方二十。元丰元年(1078年),刘铣赴莆田任主簿,后改任庐江知县。此后,他的仕途很不通达。
崇宁元年(1102年),宋徽宗认为国家乐制很不协调,于是设立讲议局,招聘音乐人才。刘铣因“通音律”,在崇宁二年仕途有了转机。他献上《历代雅乐因革》和《宋制作之音》的奏章,对历代雅乐的沿革、发展,作了详细论述,对宋代音律制作提出了具体方案,主张把“燕乐”与“徵调”融合起来,创制“致正中和”的“正徵调”。同时认为:“今燕乐之音失于高急,曲调之词至于鄙俚,恐不足以召和气……臣按古制,旋十二宫以七声得正徵一调,惟陛下裁取。”刘铣的观点得到宋徽宗的认可,遂被召入京中,担任讲议司礼乐房检讨官。
崇宁三年八月,刘铣改任军器丞。次年七月,朝廷铸造帝鼐、八鼎成,参加这次创制“新乐”的人员均有推赏,刘诜是主要参与者之一,得以升任大理寺丞。朝廷将这种“新乐”命名为“大晟乐”,还设立“大晟府”,负责乐制改革。崇宁五年九月,刘铣任大晟府典乐。大观元年(1107年)初,参与《大晟乐书》的撰写,刘诜提出补徵调的具体计划,得到朝廷的批准。政和三年(1113年)5月,“大晟乐”大功告成。而此时的刘铣已不在人世,于前一年七月去世,未能见到“政和徵、角二调曲谱”的完工。政和四年,宋徽宗将“大晟乐”定为国家正统音乐,颁行天下。“大晟乐”是中国音乐史上一项重大成果,凝聚着刘诜的大量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