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着名理学家林希逸(1193-1271),号鬳斋,又号竹溪,福建省福清渔溪苏田人。端平二年(1235年)中甲科进士第四名,淳佑六年(1246年)召为秘书省正字,旋迁枢密院编修官,曾知兴化军和南剑州以及赣州,官终中书舍人。林希逸还是南宋着名诗人。笔者近读林希逸的诗文集《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其中有五首诗与他的长子林泳有关,读后颇有感触。
林泳,南宋宝佑元年(1253年)进士,咸淳四年(1268年)任安溪知县。赴任时老父写了三首诗送行,题为《送泳宰安溪》。其一云:“好为君王去字人,乃翁知汝耐清贫。求民疾痛当如子,有道弦歌是悦亲。月觧前期须趣办,日生公事怕因循。扫除诗癖祗勤政,最急无如赋役均。”其二云:“邑小虽贫亦自嘉,遥知深痴似山家。我思宫锦袍如梦,汝向黄绸被放衙。守忆旧防须易事,吏存古意要无华。但令禾麦年年好,肯羡河阳一县花。”其三云:“此邑先曾有美传,雨旸仰佛令多贤。复斋名比太丘长,清水仁如姑射仙。亷白不惭居补处,精防更为祝丰年。殷勤办此身心去,莫怕溪滩稳放船。”
第一首中的“字人”指抚治百姓。《隋书·刑法志》:“始于劝善,终于禁暴,以此字人,必兼刑罚。”《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十二年》:“县令,字人之官。”整首诗的大意是:我知道你耐得清贫,但这还不够。当官要爱民如子,要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你做到让老百姓有口皆碑,才是对我最大的安慰。应该办的公事,要抓紧办好,提前办好,不要拖拉。执政为民要有主见,不要因循守旧。当官了,不要过于痴迷写诗,要勤政,要把政务处理好,眼下最重要的事是摊派赋役要公平公正。后面两首诗也是嘱咐儿子要好好干,在第三首诗中他特别暗示儿子要向前任县令学习,祈祷上天保佑老百姓,干旱时要做好祈雨工作。
第二年五月,安溪就发生大旱。林泳的《致祭大师文》云:“维咸淳五年……首夏不雨,祷之佛而雨,越月仍旱。而泳偶病,为文遣香,嘱主簿往祷,又躬祷于广惠庵,旱既太甚,于是力疾迎佛,安奉于观音堂,官民作礼,日率同僚三焉。旱火夕红,溪流日涸,早禾绝,晚禾枯,人心望望,忧饥忧渴,不忍见而闻也。乃十一日手疏,密祷于佛,是夕梦有示幅纸,文字数行,觉不能省,忆有‘二九’二字,晓悟之,岩僧一果曰:其应在十有八日,至是而云疾沛然,甘霖甲夜,大雷震,大雨绵.吏庆于朝,农歌于野。”
现在看来,祈雨劳民伤财,无补于事,而在其他方面对儿子的提醒和告诫,无疑是十分正确的。
当林泳写信告诉他完成了义役义舟图册,林希逸又写了两首诗,题为《得安溪书知义役义舟图册已成喜寄二首》。
其一云:
“山邑煎熬百弊俱,就中二事最堪吁。小船有限家家占,役户难差处处无。惭愧痴儿差解事,编排册子见成模。从今溪运均输去,朱记还闻徧十都。”
其二云:
“邑苦如滩险渐夷,翁犹忉怛爲怜儿。人生要有余无尽,公事原非了是痴。二籍幸成吾所职,一毫自喜道之亏。药中最是醍醐毒,着眼看渠道好时。”
南宋末年,官府赋役摊派不公平的现象随处可见,老百姓对此意见很大。林泳上任后即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义役义舟图册完成,公平摊派赋役就有了依据。林希逸得知后赶紧写了这两首诗,肯定了儿子的政绩。
我想,当今的官员背后如果都有一个像林希逸这样的父亲,时时提醒、告诫、督促、鞭策,官场的腐败现象决不会如此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