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成学,字汝习,生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卒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福清港头镇后叶村人,三朝名相叶向高的长子。叶成学“以荫入国学”,曾任尚宝司司丞。
叶成学,关心福清百姓疾苦 致力家乡公益、
修建利桥 建造瑞云塔
叶成学从小聪慧,深得父母、祖父母的喜爱。可他“不甚读书,厌薄举业,而笔札辞令,翩翩可观”。他上正父母,中洁自身,下束家人,受到好评。叶成学“慷慨好义,急人之困,至倾囊不惜。见人有冤抑,辄发愤为出力,必得直乃已。”
叶成学对福清最大的贡献是修建龙首桥(又叫“利桥”)和瑞云塔。龙首桥位于福清市区南门外,横跨龙江两岸。原建于宋天圣五年(1027年),元代修葺。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叶成学率父老请于县令凌汉翀,移桥于小孤山。据说,当时有一座桥直通县衙,为堪舆所忌。叶成学的祖父叶朝荣多次想改移,都没有成功。县城人就冀望于叶向高。叶向高担心资金、人力不足,也没有贸然动工。于是,移桥之事冀望于叶成学。叶成学募集到数千两银子后,便鸠工改移,并把这座桥命名为“利桥”。它虽经过400多年风雨沧桑,至今仍在造福福清人民。
后来,叶成学又在利桥东北侧建造了“精丽甲于海内”的名塔--瑞云塔。瑞云塔规模巨大,艺术精湛,是福清最壮观的一座古塔。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竣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由叶成学与凌汉翀募捐,名匠李邦达施工。该塔“补龙江地势之旷”,“点缀融城风景之不足”。瑞云塔高近35米,七层八角,被誉为“江南第一塔”,备受古建筑大师梁思成赞誉。此外,叶成学还与凌汉翀募集资金,修建了瑞云寺。
峡江改道 方便商民
峡江渡在今仓山区城门镇峡北村,是福州南驿道的重要渡口。峡江为乌龙江的最后一个水段,水流湍急,商旅不便。叶向高在《阳岐江改复旧路记》中说:“闽会城之南,有江达于海。其水自上流四郡千余里皆会于此,两山束之,故名峡江。怒涛激浪,急溜漩涡,险若瞿塘。自峡而上可二十余里,为阳岐江。”因其地势险恶,百姓出行多有不便。那时,闽省通往粤、赣、浙各有一条驿道。其中通往广东的称为“南驿道”,线路是:福州三山驿-台江-峡北铺-闽官大田驿-福清常思铺(今叫“相思岭”)。由于这条线路荆棘丛生、地势险要,野兽伤人、坠崖事件经常发生,成为百姓的心头大患。
叶向高、叶成学为了百姓出行、商贸便利,多次上书官府在上游改道,使峡江造福于民。而某些官绅从私利出发,造谣叶向高之所以提出改道,是想霸占大田驿修建坟墓。即便如此,两人未改初衷,重申“(改道)事成,是三郡一邑千万人之福,千百世之利。”福建巡按监察御史陆梦祖上任后,立即修建阳岐江渡口。历时半年,阳岐江渡口终于竣工。改道后的新线路不但避开了峡江之险,路程还缩短近五分之一。峡江成功改道,叶成学发挥出应有作用,功不可没。
仓粮折色 革除盐哨
叶成学十分关心百姓疾苦。他与父亲叶向高力促“仓粮折色”,还在革除盐哨等方面做出积极努力,受到好评。
万历年间,福清百姓向当地驻军--镇东、万安缴交军粮时,经常受到兵痞的敲诈勒索。万历二十年(1592年),镇东卫、万安守军开始实行“仓粮折色”,即不缴交军粮者可用缴纳银两代替。此举受到百姓的拥护,兵痞因无法从中获利而强烈反对。正在家中守制的叶向高获悉后,立即向福建巡抚赵参鲁交涉,“仓粮折色”才得以继续。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兵痞刁难百姓之事风波再起。叶向高和担任尚宝司司丞一职的叶成学,分别致信福建巡抚、福清知县,商讨“仓粮折色”之事。随后多次陈述“仓粮折色”的好处及利害关系,终使“仓粮折色”不再变更。福清百姓每年因此省去了数千两银子。叶向高、叶成学的义举受到百姓的交口称赞。
福清自古产盐。近海百姓以腌制鱼类外销为生。官府为了搜刮民膏,招募哨卒,以侦逻私贩的名义,与盐贩狼狈为奸。百姓深受其害。叶成学获知后,多次向官府陈述利弊,最后迫使官府革除了盐哨,百姓的生活负担得以纾解。大家感其恩德,“勒其事于石”。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二月,叶向高不满朝廷昏暗,多次上书请辞,终获批准,并于十二月初三日抵家。遗憾的是,叶成学却于十二月初一日病故,无缘见上父亲一面。叶成学葬于福清新宁里(今东张镇)华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