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世纪以来,广大归侨、侨眷和国外侨胞始终与祖国人民同命运,共荣辱。在民主革命时期,从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有许许多多华侨毁家纾难,输财出力,和祖国人民并肩战斗。那么,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组织,它的成长轨迹是怎样的呢?小侨为你一一道来。
1。早期以社团形式萌芽生长 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的产生,有文字可考的始于明末清初,其始创之初,多以寺庙和“义山”的管理机构出现。他们借助宗教迷信、传统观念与社会习俗,通过祭祀活动,团结宗亲,敦睦乡谊,从而达到仲裁、调解、互助、扶危济困、共谋生存发展的目的。
成立于17世纪初期和中期的日本“兴福寺”(1623年)、“福济寺”(1628年)等就是海外华侨华人社团雏形的代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演变和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才先后出现更具社团规模和性质的“堂号”、“会社”、“公所”、“会馆”等,诸如越南会安的“洋商会馆”(1741年)、日本长崎的“八闽会馆”(1797年)等。普遍成立于19世纪中叶及以后的华侨社团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数量日益增多。
2。民主革命时期扩大发展中国民主革命初期,爱国华侨以各种方式积极参加推翻满清王朝的斗争。孙中山领导的钦州防城起义、钦州上思起义和著名的辛亥广州起义,都有华侨参加,并洒下了热血。1911年4月广州起义牺牲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有29名华侨志士。
1912年2月,清帝退位,云集上海的一批早年加入同盟会的南洋归国华侨为了支持新生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加强华侨与祖国的联系,并吸引华侨回国兴办实业,即开始酝酿组织归侨团体。他们推举吴世荣等人赴南京与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面商,获得孙中山的赞许和支持。3月,中国较早的华侨社团组织——“南洋华侨联合会”(后定名为“华侨联合会”),在上海张园(今北京西路静安寺一带)举行成立大会。
3。抗日战争时期是革命的重要力量中国侨联领导和部分委员、老归侨代表在延安侨联旧址合影
在中国共产党的关怀下成立延安华侨救国联合会(后易名为中国延安华侨联合会),以此作为经常联系团结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群众团体,这是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华侨革命群众组织。
党中央还成立了中央华侨工作委员会,中央书记处成立中共中央党务研究室海外研究组,均由朱德负责。1941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海外工作委员会(简称“海委”),仍由朱德任主任,叶剑英及延安归侨多人任委员。这是党在抗战时期领导侨务工作的最高机构。
1945年4月,毛泽东主席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对广大华侨在抗战中输财助战的爱国之举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海外华侨输财助战,一切抗日政党,除了那些反人民分子外,都对战争有所尽力”。并在报告中谈到“要求保护华侨利益,扶助回国的华侨”。
4。解放战争时期扩散壮大1940年5月,陈嘉庚率南侨慰问团访问延安
转移到晋察冀解放区的河北平山县。下半年,延安侨联为选举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召开会议,会上决定改“延安华侨联合会”为“中国解放区归国华侨联合会”,至此,延安侨联胜利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延安侨联自1940年9月正式成立,到1948年下半年改称为“中国解放区归国华侨联合会”,活动达8年之久。
在此后长时间内,我党加强了与抗战时期被派到海外的海外工作团员的组织联系,指导他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宣传党的革命主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面目,并新组建了8个海外工作委员会分部,分别是美洲、香港、欧洲、东南亚、日本、缅甸、印度支那和暹罗分部。
5。新中国成立初期地方侨联成立新中国成立后,回国工作、学习的华侨不断增多,建立统一的全国性的侨联组织已成为各地侨联和广大归国华侨的迫切要求。为了更好地团结各阶层的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加强彼此之间的友谊和联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归侨、侨眷较集中的市县都先后成立了以归侨为联谊主体的组织——归国华侨联谊会。
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后,来北平的归国华侨与日俱增,中国解放区归国华侨联合会改组为“归国华侨联谊会”,并成立由彭泽民、陈其瑗、胡愈之等37人组成的筹备委员会,其中预留10名空额,准备待以后来京的归国侨胞中由筹备会再行推举。
1951年下半年,经过两年多的筹备,筹备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决议正式成立“北京归国华侨联谊会”。
稍后,在归侨集中的地方,如上海、广州、厦门等地相继建立了归侨联谊组织。到1956年,全国各地的侨联组织已发展到七八十个。
陈嘉庚先生在全国侨联成立大会上致开幕词
经党中央批准,1956年10月5日上午9时,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成立大会在中国首都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召开。10月12日上午9时,大会全体一致通过《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章程》,选举陈嘉庚为主席,并选举产生了由131名委员组成的第一届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委员会。至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正式成立。
60年来,中国侨联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走过了不寻常的历程,为新中国建设、发展和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资料来源:《中国侨联60年纵览(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