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 7月,我们来到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探亲访友,没有四季之分的印度尼西亚,处处郁郁,没有想象中的酷暑和炎热。其中,马辰之行令我们最为难忘,而所到访的马辰福清公会,更让我们印象深刻,感触颇深。 马辰是印度尼西亚东南部的一个著名城市,她位于南加里曼丹加里多河及马达布拉河的交汇点,是南加里曼丹商业文化中心,市内有六座大桥,交通四通八达。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是避暑休养的胜地。在这样的盛夏季节里,我们走街穿巷,却一滴汗也没有。马辰盛产橡胶、藤条(马辰藤席闻名于世)。此外,海产、鱼虾也甚丰富。市内有很多燕窝屋,招养了很多燕子,每年生产不少燕窝。马辰有许多特色,其中海上市场是印度尼西亚独一无二的,它吸引了无数游客。 马辰人口有60多万,其中华人约有2至3万人。这里的人绝大多数信仰回教,但华人与友族相处和睦,共同为马辰的繁荣贡献力量。 1920年,马辰就有十多位来自福清,有远见的乡贤元老组织成立了「声和会」。其宗旨是团结侨居马辰的福清乡亲,发扬中华文化传统,敬老尊贤,为乡亲谋福利,办实事。后因政治环境变化,华社组织被禁。前几年,印度尼西亚新政府允许各族人民有自己的社团。1998年刘修文乡召集乡亲开会讨论,决定恢复华社组织,继承「声和会」宗旨,命名为马辰福清公会。在刘修文会长和理事们带领下,乡亲们积极参加筹备,慷慨解囊,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团结同心解决一切困难。在大家努力下,终于购置了一座三层楼会所。 有了会所,乡亲们就可以聚集在一起展开各种活动。会所里设有乒乓球桌、棋桌、钢琴、卡拉OK设备等供大家使用。每逢星期六、日,都请来教师有教中文;还有球类、棋类、唱歌、跳舞等活动,定期还举行比赛。年轻人参与各种活动,老年人聚在一起谈天说地,乡亲们说:「平时有点小病,到了会所,谈谈笑笑,就百病消除,会所是我们第二个家。」他们还常常聚在一起煮家乡菜,畅饮一场。讲福清话,吃福清菜,真像在万里外的家乡,其乐无穷。 马辰福清公会富有很强的生命力、凝聚力。我们到访时刚好是星期六,由副会长陈良忠陪同,来到会所,会长、理事们都到门口迎接,我们感觉受到贵宾式的欢迎。大家虽然素未谋面,互不相识,但一讲福清话,大家就像故旧知己,亲切无比,那是因为大家都是──福清人! 会所的大厅相当宽敞,两边摆着两张乒乓球桌,还有好多椅子。会所里有几位妇女正忙着烹煮饭菜,一看就知道她们在准备午餐。大厅正面挂着一幅对联,上联是:「福清女儿欢聚一堂」,下联是:「同心协力共建家园」;横批:「我们都是一家人」,中间挂着一幅彩色的福清地图,上书:「再创福清新辉煌」。目睹一幅挂在这异国他乡马辰福清公会墙上的福清地图,我们十分感动。这个场景,让我们看到了海外福清游子对家乡永难割舍的情感和深厚的思乡之情。他们远离家乡,身在异国,却心怀桑梓,不忘祖国,不忘家乡,真是太感人了。老一辈言传身教,新一代耳濡目染。浓浓的乡情,时时提醒子孙后代,记住自己是中国人,祖家在中国福建省福清市。 踏上二楼,一班青少年正在排演,他们都是福清人的后代,许多家长静坐台下观看。见到客人,他们都鼓掌欢迎。会长把我们请到台上,让小演员和我们一起合照。据介绍,他们正在准备创会90周年庆典表演节目。 马辰福清公会生机勃勃,后继有人,它真正是马辰福清人之家。公会领导深谋远虑做得真好。它启示我们旅外侨胞要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使他们不忘根、不忘本,不忘自己是中国人,让中华五千年文化、民族传统美德代代相传。香港福清同乡联谊会 张志峰、陈玄梅 原载《世界融音》第33期